网上有关“诗词荷笠带夕阳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诗词荷笠带夕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赏析
瞑色苍苍的竹林寺 ,晚钟阵阵,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 ,远行人渐行渐远。全纯为写景,恍如图画,可谓诗中有画的佳作。
灵澈上人大概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杨 ,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 。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 ,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 ,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 ,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诗人出以想象之笔 ,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 ,越来越远 。“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 ”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 ,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 ,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 ,大约在公元769—770年(唐代宗大历四 、五年)间 。刘长卿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 ,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 ,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 ,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 。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 ,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 。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 ,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 ,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 ,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 。方回评其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方东树评其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 ,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从这首小诗中,也能够体会到这一特色。
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 。诗的一、三 、四句,写的是静景 ,二句写的是动景。动、静互相衬托,互相映辉。古寺、斜阳 、青山等静物一经渲染,令读者对钟声这一动景印象犹深 ,仿佛耳旁久久地萦绕着那悠扬的响声;反之钟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出郊野的宁静肃穆,而此时 ,诗中人物的离情别绪更强烈了 。这就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写景与抒情妙合无垠。全诗四句,句句写景,也句句写情,尤其是后两句 ,乍看好像是写郊野向晚的景色,实则蕴含着诗人的无限情思 。“荷笠带斜阳 ”一句,最易误解为纯属自然景物的描写 ,无甚用意。其实不然。作者写斜阳经天,不是光照山峦火树,而是映现于荷笠者一身 ,是为了突出“荷笠”这一人物形象和整个画面构图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感情的专注 。画面上的光束、景物,是和送别之情紧密相连的 ,这就不仅是景物的烘染,时序的变换或感情的陪衬,而是对全诗的立意、构图 、设色和抒情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首诗正是既写景 ,又抒发胸臆,注意景物选择和人思想感情的协调统一,使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情和谐合拍,故能把感情表达得更含蓄、更贴切、更完美。
这种诗能给人留下欣赏的余地和珍视友谊的启示。
五言绝句送别诗有哪些?
“青山”开头的诗句
1、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出自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 、蚕老麦黄三月天,青山处处有啼鹃。——出自宋·择璘《咏杜鹃花》
3、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出自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4、碧落远澄澄 ,青山路可升 。——出自唐·殷琮《登云梯》
5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出自唐·刘长卿《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6、碧洞远观明月上,青山高隐彩云流。——出自唐·吕岩《七言》
7、湖上一回首 ,青山卷白云 。——出自唐·王维《辋川集·欹湖》
8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出自唐·李嘉祐《晚登江楼有怀》
9、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出自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0、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 。——出自唐·杜甫《新安吏》
11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出自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青山 ”结尾的诗句
1、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出自唐·李白《广陵赠别》
2、可惜不当湖水面 ,银山堆里看青山 。——出自宋·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3 、草衰空大野,叶落露青山。——出自唐·冷朝阳《送唐六赴举》
4、白日游青山,夜归岩下睡。——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5、终当学支遁,买取个青山。——出自唐·齐己《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6、他乡生白发 ,旧国见青山 。——出自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青山”在中间的诗句
1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
2、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还自来。——出自唐·王易简《官左拾遗归隐作》
3、相思前路几回首 ,满眼青山过卫州 。——出自唐·杨巨源《送人过卫州》
4 、眼前俗物关情少,醉后青山入意多。——出自唐·姚岩杰《报颜标》
5、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出自清·袁枚《山行杂咏》
6、自古多少贤 ,尽在青山脚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7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出自宋·徐玑《新凉》
8、岂为论夙志,对此青山阿。——出自唐·韦应物《夏景园庐》
9、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出自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0 、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
《易水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送上人》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 ,时人已知处 。
《送灵澈上人》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相送》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何逊
客心已百念 ,孤游重千里 。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重别周尚书》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 ,秋来南向飞 。
《劳劳亭》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南浦别》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 ,应为别离多 。
关于“诗词荷笠带夕阳”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pengdian]投稿,不代表方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jfcbj.com/shbk/202508-639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方程号的签约作者“pengdian”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诗词荷笠带夕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诗词荷笠带夕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文章不错《诗词荷笠带夕阳》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