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鬼节冥包的正规写法和称呼 冥包的正规写法格式”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鬼节冥包的正规写法和称呼 冥包的正规写法格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导读:鬼节的冥包就是指从阳世寄往阴间的包裹,是一种象征性的东西 ,也是人们对于去世亲人的一份关怀和慰藉。鬼节冥包有专门的格式,若写不对是寄不到想寄的人那里的,那么鬼节冥包的正规写法和称呼是怎样的呢?以下是我带来的冥包的正规写法格式 ,快点来看看吧。
鬼节冥包的正规写法和称呼 冥包的正规写法格式
鬼节冥包的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为:
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X封(即: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XX(即:恭敬地奉送给XX)
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经故去的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XX祀(即:阳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运XX年XX月XX日叩化(即:农历跪拜焚化的日期)
第一列:如果是花包,就在下边“封 ”字前空白处填上包的封数 ,一包为1封,一驮是2封,按写给某先人的包总封数填写。如果是白包 ,则“中元胜会之期”处是空白,需要填上“中元胜会之期”,之所以留空白 ,是因为对新亡人需要烧七七包 、一周年包、二周年包和三周年包,每次烧包填写内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让烧包的人根据情况填写 。
写七七白包时,空白处一七写“首七化财之期” ,二七写“二七化财之期 ”,以此类推,七七写“毕七化财之期”;烧一周年包 ,空白处写“小祥化财之期”,烧二周年包,空白处写“大祥化财之期 ” ,烧三周年包,空白处写“除服化财之期”。
第二列:一般不用填写,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白填封数的 ,则在“上奉”之前填写封数。如包是老的写给小的,则应将“上奉 ”改为“付与” 。
第三列: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写“新 ”字 ,如果封皮上无“故”字的,则写“新故”或“新逝 ”二字。“故”字之后是写先人的称呼和姓名,不同关系不同辈分的写法不同。
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后姓名之前写明先人与送包人的关系;其次是男人称考,女人称妣 ,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辈和小辈的则不可称考妣,直接写明关系就行 。
其三是写姓名和性别,并且姓和名是分开的 ,如男先人写“某公某某”(前一“某 ”为姓,“公”为性别,后二“某某”为名) ,女先人写“某母某氏 ”(前“某”为夫家之姓,后“某”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们多无学名只有小名 ,而称小名又不够尊重就根据外家之姓称某氏)。
其四是在先人的性别之后把男先人称老大人把女先人称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写给小的,则不分性别只在姓名之后写“名下 ”即可。“收用”这里 ,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 ” 。
第四列:在“孝”字之后写送包人自己与收包人的关系(自称)及姓名,这与第三列一样是比较复杂,不同关系不同辈分的称呼是不同的。
第五列:这列的写法比较简单 ,把具体烧包那天的农历年月日写清楚就行。
需要补充的是,在包袱的反面,需要在封口处写上一较明显的“封”字表示密封 ,意思是此包经送包人打上封条,非收包人不得拆开,这个“封 ”字本来是用印章盖的 ,但一般人家都没有印章就用毛笔或软笔写上,如果封皮上本身有“封”字的就不用麻烦了 。
先人与送包人的关系表达
直系亲人称谓:
上九代:称鼻祖。包袱写法:故鼻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耳孙。
上八代:称远祖 。包袱写法:故远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云孙。
上七代:称太祖 。包袱写法:故太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仍孙。
上六代:称烈祖 。包袱写法:故烈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晜孙。
上五代:称天祖 。包袱写法: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来孙。
上四代:称高祖 。包袱写法: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玄孙。
上三代:称曾祖。包袱写法: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自称落款:孝曾孙。
上二代:称祖父。包袱写法: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自称落款:孝孙。
上一代:称父亲。包袱写法: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自称落款:孝男。
非直系亲人称谓:
父之兄:称伯伯。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
父之弟:称叔叔。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堂兄:称伯伯 。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父之侄:称兄或弟。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
母之父:称外祖父 。 故外祖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孙。
母之兄或弟:称舅。 故舅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 。
母之伯爷:称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孙。
母之堂兄:称堂母舅 。 故堂母舅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
父之姐夫:称姑父。 故姑父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内侄 。
父之姐妹:称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父之姑爷: 称故姑公 。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内侄孙。
父之姑娘:称姑婆。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孙。
同父母之姐:称胞姐 。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胞姐之丈夫:称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内弟 。
鬼节冥包书写注意事项
一、不同的辈分,称呼亦有不同 ,一般上溯四代,即先考、祖考 、曾祖考、高祖考,以示“慎忠追远”。
二、尊称都是男右女左。自称亦自然随着改变 ,相对应的分别是:子 、孙、曾孙、高孙 。
三 、袱皮背面的交合处应写上一个大大的“封”字,以表示封口,其他鬼魂等不得随意拆看。
四、卷上一卷钱纸,用白纸包好 ,写上“挑夫专用 ”。“挑夫”即阴间的“邮递员”,如果没有挑夫,冥钱是无法送到的 。
关于“鬼节冥包的正规写法和称呼 冥包的正规写法格式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molupi]投稿,不代表方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jfcbj.com/shbk/202507-578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方程号的签约作者“molupi”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鬼节冥包的正规写法和称呼 冥包的正规写法格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鬼节冥包的正规写法和称呼 冥包的正规写法格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
文章不错《鬼节冥包的正规写法和称呼 冥包的正规写法格式》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