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翻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翻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词人与丈夫赵德甫离别之后的别情词作。原文如下: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 ·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 ,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地提着丝裙,独自登上一叶兰舟 。仰头凝望远天 ,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那排成人字形的雁群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西边的亭楼。
花 ,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 ,你我两个人,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遣的是——这相思 ,这离愁,刚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地缠绕上了心头。
注释
(1)红藕 ,红藕花之简称,荷花亦称藕花。此句似倒装,即下文“兰舟 ”的形容语 。船上盖亦有枕簟的铺设。若释为一般的室内光景 ,则下文“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即颇觉突兀。玉簟:音diàn ,光华如玉的精美竹席。
(2)“裳” ,古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 。也泛指衣服。
(3)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 ,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 ,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
(4)雁字:指雁群飞时排成“一 ”或“人”形。相传雁能传书。雁之关于书信有两意思:一是雁足捎书;一是群雁的行列,在空中排成字形 。这句用第一义 ,次句改用第二义接。
(5)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雁点青天字一行 。”夏宝松断句:“雁飞南浦砧初断,月满西楼酒半醒。 ”
(6)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此句即承上“红藕香残”“兰舟”来 。
(7)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 ,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 ,无计相回避。 ”
作品简介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德甫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 ,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 ,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 、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
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 ,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 。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 ,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 、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 ,怎不教她愁情满怀。“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表现。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 ,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
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 ,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 ,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 ,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 ,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 ”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 ,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 ,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总之 ,《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 ,景物体现了她的心情,显示着她的形象特征 。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而后其父李格非蒙冤 ,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 。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 ,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 ,北宋齐州济南(今山东济南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李清照的作品丰富,涉及诗 、词、文等类型 。《宋史·艺文志》里收录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明代陈第编写的《世善堂藏书目录》里则收录了《李易安集》十二卷。限于历史流转 ,其词在各历史时期,被收录量不一。南宋时期编撰的《乐府雅词》中,设有《李易安词》 ,共收录李清照的词二十三首;在明末毛晋汲古阁刊出的《漱玉词》中,则仅收录有李清照的词十七首;到了晚清,王鹏运四印斋刊本的《漱玉词》一卷中 ,收录有五十首;而在近代,赵万里的辑本《漱玉词》一卷中,共收录了六十首词(其中有十七首作为附录);在现代 ,由中华书局所编的《李清照集》中,共收录词七十八首(其中存疑三十五首)、诗十五首 、文三篇,此外 ,还有《打马图经》暨赋、序若干篇 。
关于“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翻译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dubeichao]投稿,不代表方程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jfcbj.com/cskf/202508-634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方程号的签约作者“dubeichao”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翻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翻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剪...
文章不错《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翻译》内容很有帮助